移通资讯
机构设置

中德合作办学的典范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中德应用技术学院

时间:2018-06-26作者:浏览量:

 

 

编者按:

2007年,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决定在移通学院成立中德学院,联合培养国际化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经过紧张的筹备,2008年4月,中德学院得到重庆市政府部门的批准成立,2009年,在全校学生中遴选了首批60名学生,开始中德联合培养,移通学院开始国际化进程。中德学院现与德国十余所大学有着层次丰富、紧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借鉴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德国合作大学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经验,按照德国大学质量标准制订严格、规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是国内惟一一份国家级的,面向全国教育界的教育日报,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新闻媒体。

6月26日,中国教育报以《中德合作办学的典范——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办学纪实》为题,通过“放眼世界,中德学院应运而生”“时代需要,中德合作办学正当其时”“双校园+双院制,打造更成熟的出国留学平台”“移通学院驶入国际化进程快车道”4个板块,在第8版“教育展台”栏目整版报道我校中德应用技术学院。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6/26/content_501722.htm?div=-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现将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与师生分享如下:

 

 

近日,新闻网站、微信圈,一则信息霸屏:“学霸”寝室扎堆移通,6间宿舍24名学生赴德国留学。他们是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简称“移通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德学院”)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全部被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录取。

5月22日—23日,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校长Michaela Zilling一行与国内10所高校校领导及相关项目负责人齐聚移通学院,共同探讨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中国项目合作事宜,广泛开展了访问学者、师资培训、教材互换、学生互访等多项交流活动,促进中德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2018年暑期,又有一批移通学院师生即将分赴德国、美国等国家交流,其中不乏柏林工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近年来,移通学院每年至少资助学生200名、教职工50名赴各国考察交流学习。师生共同完成的游学专著《万里游学丛书》第一辑《一所大学的旅行》已正式出版。

当我们共享收获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时,更要感恩伟大的时代。是这一时代,为中德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是这一时代,给予了年轻人追求出国梦的机会;是这一时代,成就了移通学院永不停歇的国际化步伐!

 

放眼世界,中德学院应运而生

2007年春天,在三江交汇、历史文化厚重的重庆市合川区,一所新型的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奠基,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移通速度成为令人惊羡的热门话题,彰显了这所大学举办者彭鸿斌博士的胆识和魄力。

2007年,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决定在移通学院成立中德学院,联合培养国际化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经过紧张的筹备,2008年4月,中德学院得到重庆市政府部门的批准成立,2009年,在全校学生中遴选了首批60名学生,开始中德联合培养,移通学院开始国际化进程。

坚持把以工为主的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高的全国知名高校,持续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培养信息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是建校之初董事会就定下的发展战略。

创办一所国际学院,从硬件到软件,从模式制定到实际执行,从师资配备到学生招收,需要做许多复杂的、琐碎的工作,第一任院长尹邦满博士殚精竭虑。尹邦满三顾茅庐请来有丰富德语教学经验的祝嘉淳、薛世昌两位老先生,又从其他高校“挖来”有多年学生管理经验的辅导员。

中德学院现与德国十余所大学有着层次丰富、紧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借鉴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德国合作大学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经验,按照德国大学质量标准制订严格、规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相应的中、德双文凭证书,精通两国语言,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优势,具备了全球高薪就业的更有利条件。

中德学院院长尹浩亮自豪地说:“中德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800余人,是西南地区较大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全国目前独立学院中仅有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拥有中西部地区独立学院仅有的教育部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时代需要,中德合作办学正当其时

新时代中德关系带来新发展。德国,作为当下热门的出国深造之地,以其名校众多、学术厚重、精英教育闻名于世,随着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与学子前往学习与交流。

近年来,中德关系进入新时代。“中德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者。”每周70多个航班连接着两国10多个城市,每年有超过100万游客来往于中德之间,以重庆为起点的渝新欧货运铁路线终点在杜伊斯堡。以数字化和创新合作为引领,加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挖掘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发与合作潜力。因此,中德两国企业都急需一批熟悉两国文化背景,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受过行业标准专门训练,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合作办学培养人才正当其时。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新挑战。2014年2月,国家常务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2015年,国家再次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移通学院成为首批37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研究试点院校之一、首批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单位、首批重庆市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6所高校成员单位之一,以此为契机,学校也将应用型转型作为重要战略机遇和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并依托扎实地与德国大学合作的基础,借鉴德国模式,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工程型技术人才。

蓬勃发展的移通学院提供强大支撑。移通学院2000年成立,2007年搬迁合川新校区,在校师生规模近2万人,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信息产业商学院”这一办学定位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了领先地位,获得了同行、社会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数字化校园、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十佳优秀独立学院、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双校园+双院制,打造更成熟的出国留学平台

中德学院打造西部地区更成熟、更完善的德国留学平台和国内规模更大的中德国际教育交流平台。中德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专本衔接、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国外本科预科等覆盖国内高中毕业生、专科学生、本科学生、本科升硕士等阶段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涉及“3+1、3+1.5、3+2专本衔接、4+1、0.5+4”等多种可选模式,语言可选英语、德语,国外高校包括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汉姆—利普斯塔特学院、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等十余所德国知名高校。尤其与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3+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至今仍为中西部地区独立学院仅有的教育部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所有培养模式均在中德学院经历了多轮的实践、改进,为本校及国内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德国学习套餐选择的机会。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德学院采用了分段培养、跨国培养、优质培养等科学合理方式培养优质人才。

分段培养:主要是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经济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等情况,优化合作办学项目设置,实行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以“渐进式留学”方式克服了高中毕业生直接出国留学语言不通、环境陌生、心理压力大、学习生活难以适应的种种弊端,让学生先在国内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语言和自理能力臻于成熟的情况下再出国深造。

跨国培养:主要是实行中德双校园跨国培养模式,分阶段在移通学院、德国合作院校进行培养,实现课程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国际接轨,课程学分相互认可。国内使用权威教材,专业课程实施渐进式的双语、全外语(德语、英语)教学,使学生尽快适应出国后的学习。国外则运用德国高等教育的成功模式,突出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教学特色,培养面向实践,与企业运作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优质培养:中德学院按照德国大学质量标准制定严格、规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以优秀的师资使之实现。德语、英语课程全部采取小班上课,德国合作高校适时委派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使学生在国内即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接受原汁原味的德国教育。

优质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职业化的管理团队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品质。合作办学中,专业课程教学三分之一以上由德国合作大学及全球招聘的外方优秀教师承担。每年中德学院派遣部分语言及专业课教师到德方学习,2016—2017学年共选拔38名教师赴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等交流学习,德国合作高校派出了18位专业课程教师到中德学院为学生教授21门专业课程。双方以课程模块为基础,分工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这些有力地促进学校教师的成长,形成一支国际化的教学团队,从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参加校园开放日的家长调侃说,明明在合川,可是孩子就像在国外上学了一样。

不断进行教学探索经过9年的沉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摸索出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中方老师秉承中国传统教育严谨扎实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而外籍教师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经常通过情景预设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动手处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专业问题。在这种迥然不同的中德教育理念的碰撞下,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德文化的差异,提前适应德国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以后打下良好基础。

中德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小组讨论、小队辩论、公开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同时,定期举行德国文化节、德语口语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指导学生排练德语话剧、出版德语杂志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德语学习兴趣。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刘易说:“德语角、德语风采大赛、外教分享会、做德国留学生的语言伙伴、厨艺大赛、酒会……这一切让我们爱上了中德的学习生活。”

以中德学院办学实践为基础,2016年,“实施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试点,实现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成果”改革试点成果在重庆市首届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成果评比中获得三等奖(独立学院中仅有获奖),《以教育部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试点为契机,借鉴德国模式创新培养工程型人才》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取得了学校历史性的突破。

双院模式革新管理中德学院成为西南地区首家书院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积极营造极佳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德学院建立“书院+学院”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密切师生关系、打造温馨家园、引领学生成长”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书院制”为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新模式,建构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熏陶”于一体的书院运行模式。书院作为连接点,集中整合学校各类育人资源,通过推动学生发展导师、学业导师、辅导员、学生组织、优质服务进书院,解决学生生活社区单一住宿功能与全方位育人要求之间的矛盾,努力将书院打造为强化立德树人的阵地、密切师生关系的舞台、提升发展能力的课堂、落实精细管理的平台,使学院形成了一个课堂内外紧密衔接、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师生互动交流频繁的高度整合的小社会,进一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新路径。

以生为本贴心服务中德学院每年都要举办“校园开放日”,让家长参观校园,体验课堂,与外教交流,与院长对话,和孩子一起共进午餐,一起参加酒会,在融洽的亲情中感受不一样的大学。中德学院还设立了每月两次的院长接待日、每月1次院长座谈会、每月1次院长共膳日。院长座谈会后,2015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邱丹同学说:“院长的话让我豁然开朗,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自己去规划与探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陈显志同学坚定了信念:“既然有机会出国,还是要尽力一试。”在“天池”游泳馆举行的中德毕业生酒会,穿戴整齐的中德学院院长、辅导员、老师们纷纷“落水”,原来是被玩疯了的同学们“扔”进了水里,把融洽的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实行任课教师学业导师制,导师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帮助学生增强专业信心与学习兴趣,制定并督促实施学业规划,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鲍昌来同学认为学业导师制很好,“这种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养,使我们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人才培养成果斐然中德学院自办学以来,共输送专本衔接(国内为专科)、本科双学位项目学生460人。2017年共138人出国学习,创下历年新高,其中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2014年首届招生以来,考生报名踊跃,首届学生2017年有72名学生出国学习。已出国学生中,有30余名学生已在攻读德国的硕士学位。

在历次调查中,中德学院学生满意度都在90%以上。中德学院对学生吸引力大增,在2017年,专科在全市众多高校大量计划不能招满,而学校招生计划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比控制线文科高51分,理科高65分,生源质量远高于往年。

学生在第四届高职高专德语口语技能大赛中荣获高年级组一等奖,低年级组二等奖,连续4届均获得优异成绩。

中德学院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2011级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刘英杰,2015年年底在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并开始创业,2015年成立重庆霖杰商贸有限公司,现任职橙岚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任COO(首席运营官)。2012级专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贾书樵,留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现正在攻读德国汉诺威大学硕士研究生。2012级专科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张耕耀,毕业后任重庆永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移通学院驶入国际化进程快车道

2014年12月,新浪“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移通学院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国际化教育背景,良好的网络口碑、媒体公信力和硬件实力,经网友、媒体和专家投票、微博影响力,荣获“2014年度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称号,移通学院国际化进程大步迈进。

2017年5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草木葱茏,水流潺潺,一派皇家园林气象,中德高级别人文对话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此召开。移通学院中、德方教师作为重庆高校代表之一出席会议,这是移通学院目前获邀参加的高级别正式会议,这是对移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充分肯定。

举办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2013年、2016年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以促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加强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为主题展开研讨。论坛吸引了教育部门、德国驻成都领馆等政府部门官员、中德两国高校与企业代表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每届论坛规模近400人。论坛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已经成为国内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也是中德两国高校合作交流的一个新平台。

 

论坛组委会向国内、外专家征集研究中德两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面的成果,编辑出版了两部论文集、两本专著,其成果也陆续用于指导兄弟院校的转型发展。论文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主要研究如何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指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实践,《新时期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主要研究应用型专业、课程等的建设;专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调查与研究》主要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运行情况,《中国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与探索》重点研究如何借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经验,运用到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实践。

师生组团出国考察学习交流移通学院不遗余力推进国际化进程,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开拓师生的国际化视野,满足广大师生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愿望。从2014年开始,学校每年投入两千万元,利用寒暑假时间选派师生赴与学校有密切合作的美国爱达荷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荷兰罗斯福精英学院、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院校进行2—4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技能考察、培训。去年新增两个世界顶尖名校的暑期留学项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目。

为了圆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梦想,学校每年对10名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生进行全额资助国际交流费用。此项工作已逐步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高层出访、学术会议、教师培训、短期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出访任务,使移通学院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培训交流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移通学院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研究成果西部地区领先移通学院成立了德国研究院,拥有以中德学院德语教师、德语专业学生为主的30余名专、兼职研究员,开展德国社会研究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法律法规、办学章程以及德国专业认证等研究工作,定期出版研究刊物《聚焦德国》,组织申报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法律规章研究》及《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比较及对策研究》等新工科、职业教育及校内外系列教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德国高等教育法暨应用科学大学法律法规汇编》即将出版。

近年来,浙江科技学院、黄淮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等100余所国内外大学来校交流考察。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卢宇飞副校长说:“移通学院办学机制灵活,思路清晰,在中德合作办学方面独树一帜,走在了前列。”

“移通学院办学思路明晰,敢为天下先,引进国外先进办学模式,中德合作办学成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黄淮学院原校长介晓磊教授考察中德学院后给予高度评价。

 

(宣传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