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院】吐槽标签与偏见•反思画地自限——记通识教学部走进书院“导师发声”活动

时间:2020-06-01作者:浏览量:

2020年5月15日,人文艺术教研室哲学团队李璐琳老师和张娴雅老师,利用北山书院QQ公众号为平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和同学们一起,从生活中常见的偏见与标签谈起,一起反思,分享经历,分析问题。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你怎么向别人解释你的专业?”两位老师发问。

“工科,程序员……”同学们在评论区回答。

那你遭遇过他人的偏见吗?你对他人贴过标签吗?比如,别人都是怎么看待你的专业的?程序“猿”都是格子衬衫+秃顶?学计算机=会修电脑?学机器人——你妈:给我设计个机器人扫扫地吧?学哲学=高深、疯子、不要命?女生为什么要学工科……李老师和张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哲学系学生”所面临的种种刻板印象,话题从吐槽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贴标签行为聊起,而这些标签里可能包含着偏见,比如职业偏见、性别偏见、地域偏见等,它们常常让我们哭笑不得、无从解释、无可奈何,甚至愤懑自卑。

但是,“标签一定是不好的吗?”“标签”其实是对事物各种特征的描述,比如我们去超市买零食,通过“标签”,我们能了解这个商品的名称、生产日期、原料配料、营养价值等,因此,“贴标签”既是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交流的工具。我们把符合杯子特征的事物叫做“杯子”,把符合程序开发这个行业要求的从业人员叫做“程序员”,既方便了交流,也让人易于明白它们的特点、功用、职责等等。

那么,“贴标签”怎么就变成了跟“偏见”密切相关的贬义词呢?”其实,“杯子”这个标签,并不能穷尽它所对应的事物的所有内涵;格子衬衫+秃头也不能涵盖程序员这类人群的所有可能性,并且,它既不是程序员的首要特征,还可能甚至离程序员的本来面貌相去甚远,因此常常让人反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给人群贴标签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带着既有的观点去看待对象,而我们当下既有的观点,并不一定是恰当的,这就是所谓的“有色眼镜”。因此,我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看到的,很可能并不是真相,我们所贴的标签,就并非是基于对某类人群而言,最符合实际的认识。

所以,我们也常常给他人“贴标签”。那么怎么办呢?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或许惟有承认自己的不足,真诚交流、耐心倾听、虚心学习,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不满于自己已知的皮毛。

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被他人“贴标签”,遭遇偏见,而对于被贴标签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这种带着偏见的标签会来带诸多不好的影响。两位老师谈到法国文学家萨特的剧本《禁闭》,其中男主人公从战争中逃走,并计划投身和平主义的宣传事业,然而在他真正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之前,在他跳上逃向南方的火车前,被当做“逃犯”击毙,身上的12个弹印成为他逃犯身份的明证。“逃犯”这一标签,随着他的死亡,便永无摘掉之日,来到地狱的他因此感到异常痛苦,从而发出“他人即是地狱”的呐喊。继而,两位老师又例举了“学霸”和“学渣”的标签,分享了各自在高中时期的经历,谈到一位对学生的未来不抱希望的老师,和一位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进步的老师,对自己不同的影响。

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在评论区请老师们推荐书籍和电影,两位老师向大家推荐了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黑泽明的电影《生之欲》和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

然后,两位老师总结道,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他人给我们贴上种种带有偏见的标签,然而,最重要的或许还不是别人给我们贴标签,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从而限制、束缚自己。如果我们相信了他人的偏见,继而觉得“我就是一个学渣啊,也许就只能这样了”,那么就成了根据偏见,主动断绝了自己的诸多可能性,给自己画地为牢。两位老师引用了《论语·雍也》中的一句话来讲述这个道理:

冉求跟孔子说:“我不是觉得夫子的正道不好,而是我力量不足,做不到啊。”孔子说:“力量不足的人,是半途而废,但现在你是自己画地自限,根本不向前走呀。”

这不就跟认定自己是“学渣”的同学说“我也觉得学生应该努力啊,但是我懒啊,我不够聪明啊,我做不到啊,我就这样了吧”是一样的吗?是的,要突破自己身上所贴的“标签”是不容易的,这要求我们不顾他人的盖棺论定、改掉自己习惯性的懒惰和舒适,甚至要面对改变行为仍不能去掉标签的嘲笑和尴尬,但是,这一切难道只是为了去掉外在的“标签”吗?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甘愿因为偏见而画地自限,自我了断人生的诸多可能性?

 

 

图/文:张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