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朋辈领航,共同成长——“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获奖学生主题分享沙龙

时间:2023-04-25作者:浏览量:

“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决赛于3月31日顺利落下帷幕。此次大赛是一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认知、沟通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新精神的比赛,决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在同学们的呼吁和期待下,4月7日下午2点,作为“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承办单位之一的博雅协会邀请到四位获奖选手,与四十余位同学一起,在天空书院浩瀚家文化体验室举办了获奖学生主题分享沙龙。


获得特等奖的吴展同同学的获奖作品是论文《浅析游戏<原神>文化输入与输出》,他在决赛现场流畅的演讲和清晰的表达让人记忆犹新。他表示,脱稿演讲已经成了习惯,在演讲中,脱稿与否会很影响台下同学的注意力,听众就不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演讲者身上,而如果能脱稿,听众不仅会专注于演讲者本身,还会思考所听内容,增加互动感。同时,脱稿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对稿子的内容、逻辑烂熟于心,这样即使在演讲时PPT或bgm出了状况,也能记住内容的大概位置,就不至于因为这点状况而慌了神,超了时间。他分享了演讲与表达的能力在自己大学期间的三次实习经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一次中国500强企业的实习机会,正得益于自己表达得体、准备充分以及面试技巧。在制作PPT时,他指出PPT里不要堆砌太多文字,PPT的作用只是辅助演讲,把关键点呈现出来,在演讲时,要让观众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而不是PPT上。


第二位分享者是一等奖获得者唐旭同学,他的作品是以课堂陈述形式呈现的视频《从自然法到世界主义——斯多葛主义的政治思想》,其中的难点是阅读原著、理解思想以及如何向他人清楚阐释。唐旭同学分析了希腊化时期人们陷入对自身文化、宗教的怀疑,因此引发了大量关于生活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与当下大学生迷茫、焦虑、想要追求好的生活的心境之间的关联。“对哲学思想的学习,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择善而从,因此我阅读了许多原著和二手文献,一开始是非常困难的,接受度基本为0,在反复阅读和与老师的交流后,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唐旭同学表示,在阅读和解释原著思想的过程中,要学会举例去让听众理解。最后,他还分门别类地分享了大量自己使用的素材网站和app。

第三位分享者是令狐克花同学,她的获奖作品是《隐入沉烟》的影评(三等奖)和小说《药瘾》(一等奖)。她分享了作品的写作、修改过程,谈及自己对写作的热爱以及《创意写作》课、作家班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已经把创意写作当作自己的第二专业了。”


令狐克花同学分享了决赛中四个要点,首先是仪容仪表要整洁,给观众和评委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其次是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第三是真诚的态度,最后是拥有饱满的热情,“我们对待作品,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包含热情”。


令狐克花同学建议我们要广泛的阅读,表示“在作家班的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并养成了去知网上查询更多专业知识的习惯,在我们不断吸收外界知识的同时,多去表达自己的语言、文字,大胆地去尝试、去体验不一样的东西。”


第四位分享者是一等奖获奖视频《“移”起寻找被疫情偷走的光景》创作团队的代表胡涵同学。她就立意选择、照片拍摄、素材选取、团队协作等过程做了细致的分享,“确定立意和剪辑拍摄方法之后,再去寻找各个地方的烟火气,要善于观察,带上设备随时抓拍。这五个多月以来,最大的难点不是剪辑,而是疫情,所以每一次外出都要抓住机会,不能错过任何一次机会。”


胡涵同学尤其强调了团队协作、磨合的重要性,她说:“在观点发生冲突时,要彼此融合,不要因为一时的负面情绪而影响比赛进度。还要分工要明确,找一个适合自己比赛项目的导师。”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与获奖选手就“视频开头结尾的创意如何设计”、“怎么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美”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获奖选手都表示,“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不少同学在会后互换联系方式,或是继续聊天交流,分享会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结束。


现场同学深受鼓舞,感到今天的分享干货满满,充满热爱与激情,此次活动起到了朋辈学习、传帮带的作用。“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还将继续举办,欢迎更多同学们来到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所学所思、风采与创意。




摄图:何苏容、张娴雅

撰稿:何苏容

(通识教学部供稿)